行业资讯 分类
提升四川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 江南体育官网這是個好辦法

  江南“烘焙中打發蛋清為啥要加檸檬?”“融化巧克力為何要避水?”……日前,一場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在四川旅游學院開展,來自各行業的食品安全志願者代表和媒體記者一起,聽專家講座、訪智慧食堂,學習餐飲制作的各種小竅門和食品安全知識。

  近年來,四川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逐年增強。這離不開食品安全志願服務的力量。

  2022年以來,四川大力實施以“匯聚志願微光、同筑食安防線、共建美味天府”為主題的“共護食安”志願服務活動,積極探索食品安全社會治理與志願服務融合發展新路徑,著力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良好新格局。目前,已逐步形成省、市、縣三級共400支隊伍4萬余名志願者的食品安全志願服務體系,涌現出一批特色鮮明的食品安全志願者。

  “這個活動很有意義,既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又能讓居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在參加完一場食品安全志願服務活動后,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街道新盛社區居民查女士評價道。

  查女士參加的活動,是成都推動食品安全志願服務與群眾互動的舉措之一。在肖家河街道食品安全科普體驗館裡,志願者們化身“講解員”與社區居民交流互動,講解題目,引導答題。參與“營養小當家”“食安小講堂”“食安比一比”等互動體驗游戲的社區居民,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了解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學習食品安全常識。

  “邀請群眾來館裡體驗,同群眾一起開展一些宣傳活動,讓食品安全可觸、可看。”食品安全志願者鄭濤表示江南体育官网,通過非遺制作、體感互動游戲等,在輕鬆氛圍中普及相關知識,讓“硬知識軟吸收”,消除居民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偏差。

  外賣配送員是連接食品安全與日常生活的重要紐帶。如何讓成都7.5萬名外賣配送員積極投身食品安全志願服務?在成都高新區合作街道的街角驛站,社區工作人員曾莉雲講述了他們的嘗試:“依托驛站,我們組建了一支食品安全志願服務隊伍,主要用於食品安全公益宣傳和社會監督。”如今,驛站周邊的一些居民擁有了雙重身份,除了是大家日常所熟知的外賣騎手、網格員、保安等,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食品安全志願護衛隊隊員。

  “我們經常在送餐的途中,對區域內的超市、餐飲店進行監督,了解資質是否齊全、從業人員的健康証有沒有過期、有沒有使用過期材料等信息。”做了4年外賣騎手的張坤鵬介紹,自己是在驛站修理電瓶車時,看見社區在做食品安全志願工作動員,覺得很有意義,就毅然加入了。

  合作街道市場監管所也會定期安排工作人員到驛站,為隊員們做食品安全培訓,讓大家了解日常檢查食品經營單位的標准,知道“看什麼”“怎麼看”,更好地提升隊員們的食品安全監督能力。

  自2021年底成立以來,這支食品安全志願護衛隊已發展了300余名食品安全志願者,累計參與食品安全志願服務活動40余次。“我們在享受社區服務的同時,也應該幫助社區做好食品安全監督,這就叫‘雙向奔赴’。”張坤鵬說。

  白色的小屋、可折疊的桌椅板凳、智慧監管屏、志願服務活動用品……在攀枝花市東區“食安星空間”志願服務站,食品安全志願者劉俊向記者介紹了這間僅有十幾平方米的小屋:小小的“身材”、大大的“能量”,在攀枝花市東區的樂活天街商圈,這個志願服務站集智慧監管和志願服務於一體,已初步具備數字“駕駛艙”、食安“孵化園”、服務“解憂室”三大功能,成為群眾學習食品安全知識、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溫馨港灣。

  攀枝花市東區在“食安星空間”志願服務站組建了6支志願小分隊,定期發布志願服務招募信息,利用站前場地組織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日常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咨詢、受理投訴、食品安全“你點我檢”線下投票等志願服務。站外的智慧監管屏,實時更新著商圈裡各家食品經營戶的后廚情況,實現了“一屏可視、一鍵可控、一碼可溯”。

  “食品安全志願者為我們店幫了不少忙,同時,有他們的監督,也時刻提醒著我們要關注食品安全。店開在這裡讓我們很有安全感。”“食安星空間”志願服務站對面的一家火鍋店店長黎天燕說。

  在攀枝花市仁和區,“1+4+16”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模式江南体育官网,為食品安全志願服務工作增添了新活力。這一模式以智慧展示窗口為“點”,以志願服務品牌為“線”,以食安共享驛站為“面”,實現了食品安全志願服務工作的深入覆蓋。

  為了延伸食安共享驛站的觸角,仁和區依托外賣員、學生、生產企業員工、包保干部等打造了4個獨具特色的志願服務品牌——在食品安全志願服務的帶動下,外賣員化身“仁小哥”義“騎”護食安﹔學生們通過“小手拉大手”志願服務活動,成為食品安全小小宣傳員,食安“小衛士”上任監督“校園餐”﹔食品生產企業內部人員主動舉報違規違法行為,企業“吹哨人”織密“安全網”﹔包保干部利用新媒體傳播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基層“新農人”宣傳紛紛出實招。

  仁和區仁和鎮總發村包保干部劉志鵬是當地的“網紅”,工作之余,他用相聲的形式傳遞著食品安全新聲音。“以前去檢查食品安全,有些商家會比較抵觸,但是邀請他們拍視頻,大家就很高興,也容易接受。”劉志鵬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實用的食品安全知識。

  外賣員、學生、生產企業員工、包保干部……以這些群體建立的志願服務品牌深植在群眾中,匯聚成攀枝花守護食品安全的強大力量。

  地形復雜、山高路遠,寒冷缺氧、基礎薄弱……這些都是甘孜州食品安全工作面臨的挑戰。為了克服重重困難,將食品安全知識送到牧民身邊,一群穿著紅色馬甲、騎著馬的志願者,常年穿梭在草原與村落之間,傳遞食品安全知識,成為高原上一道紅色“風景線”。

  在牧區,食品安全志願者耐心地向牧民講解如何辨別新鮮的肉類和奶制品,如何正確儲存食品、避免食物中毒,現場演示如何正確清洗和烹飪食品,確保食品的安全衛生﹔在偏遠村落,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舉辦知識講座等形式,向村民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日常飲食注意事項,耐心解答村民提出的問題,提醒大家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食品江南体育官网,注意查看食品標簽和保質期﹔在集市上,他們則化身為食品安全的守護者,仔細檢查食品的來源與質量,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監管部門,用專業與嚴謹為百姓的餐桌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甘孜州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志願服務方式和方法,讓食品安全知識深入人心。甘孜州食安辦聯合州委統戰部、州委社會工作部、州民族宗教委、州教育體育局、共青團甘孜州委、州婦聯等相關部門印發《食安甘孜志願服務活動方案》。按照分類分層的原則,甘孜州組建了各地區、各行業食品安全志願服務骨干隊伍,並在鄉(鎮)、村(社區)分別建立食品安全志願服務分隊。截至目前,全州已建立19支食品安全志願服務隊伍,共有4302名志願者注冊,其中有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有普通群眾,還有學校、企業等社會各界的熱心人士,他們是食品安全知識的傳播者,更是食品安全的守護者。

  “通過志願者的力量,使食品安全志願服務成為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增強群眾食品安全意識的重要渠道,成為發現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重要力量,成為增進政府和群眾溝通、准確傳遞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紐帶和橋梁。”今年,在省食安辦、省委社會工作部、團省委聯合開展的2024年“志願四川·共護食安”食品安全志願服務省級示范活動上,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2012254号-8